陈平的简介 安刘汉天下的一代智相

陈平(? -前178年),字儒子,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秦末天下大乱,陈平 开始投在魏王咎的帐下,任太仆,但因言不听、计不 从又投奔了项羽,仍是郁郁不得志。后来被刘邦的谋 士张良发现,遂劝说其投靠了刘邦,任护军中尉,逐 渐成为了刘汉阵营中举足轻重的谋士。在楚汉战争中, 陈平数次献奇谋帮助刘邦渡过难关,并最终攻灭西楚。
汉朝建立后,陈平被封为曲逆侯,在捉拿韩信和 白登助刘邦脱险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汉高 祖崩后,在惠帝和吕后专政时期皆被任命为丞相,为 了保存实力,他表面上与吕后串通一气,对诸吕想要 篡权谋国的阴谋不闻不问,等到吕后死后,他联合刘章和周勃荡平了诸吕,挽救了汉室江山,并扶立文帝刘恒继位,再次出任丞相之职,协助 文帝使国家大治。陈平去世后,谥号为献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既能谋身又能谋国的 一 代智相。


违俗之婚

陈平少时家贫,与兄嫂共同生活。哥哥陈百给富家当佣工养家度日,嫂子在家纺纱织 布。陈平不事产业,却醉心于黄老学说、治世之术。他长得奇伟健壮,“眉似刷漆、目若朗 星”,富家小姐以书为媒,趋之若鹜。陈平读书,从早到晚,手不释卷,割草拾柴全都置之 脑后。久而久之,嫂子便在哥哥面前发起牢骚:“你给人家干活,汗珠子掉在地上摔成八瓣, 你老弟什么都不干,就知道读书!”
“咱父母没留下什么产业,就留下这么一个懂事的兄弟。他知道用功读书是咱家的福 气。你这牢骚就许发这一回,以后再说丧气话,可别怨我跟你过不去。”哥哥支持陈平读书, 一点也不含糊。
有了哥哥的支持,陈平读书毫无牵挂。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陈平读的书多了,人也长 得更潇洒俊逸,大耳垂轮,鼻直口方,一个绝对的美男子。邻里议论道:“他家里穷,不知 吃什么长得这么肥润?”
“他也是吃糠粑粑而已,不过有这么一位只吃不做的小叔,倒不如没有的好。”嫂子因 为怨恨陈平只管读书,不事生产,但又不敢在丈夫面前明说,就向邻里表示自己的冤屈。
陈百听了这话,就把妻子赶出了家门。
陈平到了可以娶妻的年龄,有钱人都不敢把女儿嫁给他,陈平也耻于和他们攀龙附凤。
护佑乡有一户显富人家,主人叫张负。他的孙女18岁,年轻貌美通情达理,偏偏嫁不 出去,为什么呢?没人敢要,都说张负的孙女“妨”人——“嫁”了三次,都没“嫁”出 去,次次都在洞房花烛时男人奇怪地死去,因此没有人再敢娶她。而陈平自有其打算,且 又不信阴阳生克的妄说,独对张家之女向往已久。
有一次地方上办丧事,陈平知道可以见到张负。于是,早早来到丧家,装出一副能干 的样子,里里外外,事无大小,忙个不停,果然引起了张负的留意。陈平自是在心中窃喜, 丧事办完已至深夜,陈平借故最后一个离开丧家。张负尾随陈平,追至陈家,见陈家破席 当门,而门前又有很多显贵尊长的车轨痕迹。张负是有心之人,沉思良久,遂决定将孙女 许配陈平。他对儿子张仲说:“像陈平这样一个有才貌的人,怎么会永远贫贱?”
张负私自给了陈平一大笔钱,让他添置聘礼,操办酒席。娶亲那天,没有花轿接新娘, 陈平用牛车做轿,张负也不嫌。张负训诫孙女说:“不要因为他家里穷,而待人不恭敬。侍 奉长兄陈百要像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嫂嫂要像侍奉母亲一样。”
陈平娶了富家女儿,没有被这个女人所迷惑,反倒愈发精神,邻里认为陈平自有天命, 于是力举他作社庙里的社宰,想以此来“刮”点福气。陈平每次分配肉食都非常恰当公平, 地方上的父老都说:“好极了!陈儒子当社宰真不错。” 陈平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 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宰割这些肉食一样恰当称职!”
陈平娶了张负孙女,资用富饶,读书更方便了,交游范围更广泛了。
等到陈平把乡里富家的书读遍,天下也大乱了。陈平的心也从张负孙女身边飞到九霄 云外去了。
公元前209年,陈涉起义而称王于河南陈州,并立魏咎为魏王,在河南临济与秦军会 战。陈平辞别兄长陈百,抛下新婚妻子,前往临济投奔魏王,魏王任命他当太仆。陈平用 书中获取的计策劝说魏王,但魏王的想法与他相悖,陈平只得暗自离开,另谋高就。过了 一段时间,项羽攻城掠地到了黄河之滨,陈平前去投奔他,并且追随项羽入关灭秦,获得 一些封赏。入关之后,项羽夜郎自大,谋士的意见也很难被采纳,陈平顿感英雄无用武之 地,但项羽一身霸气,威风凛凛,陈平只得委曲求全。
声东击西救刘邦

直到有一次陈平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 项羽困在咸阳,等于软禁。刘邦问计于张良,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们 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 “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 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 以从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对范增说:“天 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 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早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谋士, 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 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 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 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10天期限,路近的给5天期限, 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唯有刘邦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乘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 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按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 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 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 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 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 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启程。陈平出的声东击 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投奔明主 施展抱负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 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觉得自己成了受气包,说不定哪一天项羽还会杀他, 尤其是他已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偷偷 地走了。他想起在汉王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刘邦。
天快黑时,他逃到了黄河边,他请船夫送他过河。陈平上了船, 从船舱里又出来了一个船夫。他想这两个人可能是水盗,以为他身 上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陈平为人机灵,浑身是计。为了保全自 己的性命,他马上脱了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来帮船夫划船。 船夫看他腰间什么也没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声音,知道他 身上什么贵重东西都没有,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一场凶险, 竟被他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 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 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 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 “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 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 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 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 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 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 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起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 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寥寥数 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 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 臣。
施反间计除敌手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到了最激烈的时刻。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城内达一年之久, 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
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 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 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 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果然对钟离昧产生了怀疑,以后有 重大的事情也就不再跟钟离昧商量了。他甚至怀疑范增私通汉王,对他很不客气。
为了彻底孤立项羽,陈平还要把范增除掉。为此不惜设计嫁祸于范增。有一天,项羽 派使者到刘邦营中,陈平让侍者准备好十分精致的餐具,端进使者房间。使者刚一进屋,就 被请到上座,陈平再三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低声问:“亚父范增有什么 吩咐?”使者不解地问道:“我们是霸王派来的,不是亚父派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地 说:“我们以为是亚父派来的人呢! ”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使者领至另一间 简陋客房,改用粗茶淡饭招待。陈平则满脸不高兴,拂袖而去。使者没想到会受此羞辱,大 为气愤。
回到楚营后,把情形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项羽,霸王更加确信范增私通汉王了。这时, 范增向项羽建议应该加紧攻城,但是项羽却一反常态。拒不听从。过了几天,范增也知道 了外面说他私通汉王的谣言,并且感到项羽已不再信任自己了,于是他就对项羽说:“天下 大事已基本定了,希望大王自己好好地干。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请大王准我回家养 老吧! ”
项羽十分薄情,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范增一 路走,一路叹气,吃不下,睡不着,伤心不已。他已经75岁了,哪儿受得了这么大的委屈? 到彭城的时候,气得背上生了一个毒瘤,就此一病不起,呜呼哀哉了。项羽手下唯一的一 个著名谋臣,竟被陈平略施小计就除掉了。
瞒天过海 解荥阳之围

项羽中了陈平的反间计,气死了范增,不由大怒。公元前203年5月,项羽猛攻荥阳, 形势十分危急,陈平就给刘邦献计:“请大王速写一封诈降信给霸王,约他在东门相见。霸 王一定会把他的大军布置在东门外,我们再想办法把他在西、北、南各门的卫士引到东门 口来,大王就可以从西门冲出去了。”汉王同意了。不一会儿,陈平领着一个貌似汉王的将 军来见汉王,说把他化装成汉王的样子出去诈降,吸引敌人把兵力集中围住东门,然后汉 王就可以从西门突围了。
次日,天还没亮,汉军便开了东门,陈平差遣二千名妇女,一批一批地从东门出去。 南、西、北门的楚兵一听东门外全是美女,便争先恐后地涌向东门。忽然,有人大喊“汉 王来了! ”大家抬头一看,果然是“汉王”坐在车里,由仪仗队开道,慢慢地走出东门。一 直走到楚营近前,霸王才发现坐车出来的不是汉王。真正的汉王则乘着东门一片混乱,已 冲出西门,带着陈平、张良、樊哙等人杀开一条血路,已向关中方向逃去了。
计封韩信灭项羽

公元前203年11月,汉军大将韩信在齐地节节胜利,军威大振。而刘邦受伤正屯兵在 广武,与楚军对峙,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韩信乘刘邦失利之机,派遣使者来,要求刘邦封 他为假王。刘邦一听,立即勃然大怒,竟当着韩信使者的面破口大骂。“我被困在这里这么 久了,天天盼着他到这儿来助我,如今不但不来相助,反而要自立为王! ”刚骂到这里,忽 然觉得自己在桌案下的脚被人踢了一下,一愣,连忙住口。
原来,陈平、张良二人正坐在汉王身边。二人深知韩信文武全才,又手握重兵,并且 远在三齐,刘邦根本没有能力阻止他称王。这件事倘若处置不当,一旦激成兵变,韩信在 齐自立为王,与楚、汉成三足鼎立之势,汉军便又树一敌,天下大事谁胜谁败就更难以预 料了。所以,陈平才在桌案下用脚尖踢了刘邦一下;刘邦也很精明,连忙改口说:“大丈夫既 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 ”于是,顺水推舟地封韩信为齐王,稳 住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汉军的分裂。多亏陈平踢了刘邦一下,才封韩信为齐王,韩 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 起了决定性作用。
8月,双方划定“楚河汉界”。9月,陈平以其谋略家的敏锐洞察力,看到项羽已到了 穷途末路了,因此对刘邦说:“现在我们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天下,而且各路诸侯也都诚心诚 意地来依附我们。相反楚军连年作战,疲惫不堪,粮食也快吃光了,这正是上天要我们灭 掉楚国的大好时机。我们必须乘此机会把楚灭掉。假如您不抓紧时机去攻打它,就会像人 们所说的 ‘养虎遗患’ 啊!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立即发兵攻打项羽。到公元前202 年12月,项羽的军队被围在垓下,汉军采取“十面埋伏”之计,击溃项羽,迫使他退至乌 江自刎而亡。陈平设计封韩信为齐王,以借力杀项羽,使刘邦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至 此,结束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请君入瓮 云梦擒韩信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登皇帝位,史称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不久就有人上书告 发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向诸将征询对此事的意见。诸将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个忘恩负 义的小子! ”高祖自知这些并不是好主意,就没有吭声。
这时,张良已经借口有病而功成身退了,只有陈平依然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刘 邦便向陈平请教,陈平开始不肯出主意,直到刘邦再三追问,并说:“我打算派兵前去讨伐 他,你看怎么样?”
陈平沉着地反问道:“这次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的这件事,还有人知道吗?”
刘邦说:“没人知道。”
“那韩信自己知道吗?”
“也不知道。”
陈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陛下的军队比韩信的军队厉害吗?”
刘邦回答:“不见得。”
陈平又问:“陛下手下的战将中,有谁在战场上能敌过韩信?”
刘邦回答:“没有人能敌得过他。”
陈平说:“军队实力不如韩信,将领又不是韩信的对手,现在您反而要出兵去打韩信;一 旦引起战争的话,胜负就难以预料了。这样做我真是很为陛下担心啊! ”
刘邦一听,十分着急,连忙问有没有什么稳妥的办法。陈平说:“古时,天子常常在全 国各地巡行,会见各地的诸侯。南方有一个地方叫云梦泽,陛下装作出游云梦泽,要在陈 州会见各路诸侯。陈州在楚地两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又到了他的地盘上,他当然会来 谒见。当他谒见陛下的时候,您便可以把他抓起来。这样就不用派兵,只需一个武士就足 够了。”
刘邦依计行事,韩信果然郊迎在路中央。刘邦便让埋伏下来的武士将韩信捆得结结实 实,投入囚车中。后来刘邦把韩信贬为淮阴侯,留居京城,不让他到外地任职,韩信也就 不能再有所作为了。陈平的这一计谋,避免了一场战争,消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 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机智释樊哙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病倒了。刚回到长安,又听说 燕王卢涫叛变,就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军去讨伐。樊哙走后,有人对高祖说:“樊哙跟吕 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高祖对吕后干预朝政早 已不满,现在听说吕后又跟她妹夫樊哙串通一气,立时觉得情况严重了,他决意临阵换将, 与陈平计议此事,最后,采用陈平的计谋,以陈平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传诏,在车中暗载 大将周勃,等到了军营里,才宣布立斩樊哙,由周勃夺印代替。
高祖要陈平尽快地把樊哙的头取来,让他检验。陈平、周勃当即动身,在途中边走边 细心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帝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 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帝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 得这么厉害,吕后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
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 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周勃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到了 樊哙的军营前,陈平命人筑起一座高台,作为传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节(一种信符)去 叫樊哙。樊哙得知只有文官陈平一个人前来,认为只是传达平常的敕令,也没多想,立即 一个人骑马赶来接诏。
不料,台后忽然转出武将周勃,当即将樊哙拿下,钉入囚车。周勃又立即赶到中军大 帐,代替樊哙,由陈平押解囚车返回长安。当走到半路,陈平忽然听说刘邦病故。他想:现 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 交代。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长梦多,会有人在吕后面前说他的坏话,一定要先赶到长安,把 自己的事解释清楚。他立即策马赶往长安,路上遇到使者传诏,让他屯戍荥阳。
于是,他又生一计,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放声大哭,边哭边 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明明是 说给活人听的,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看着陈平泪流 满面的样子,就宽慰陈平。陈平又趁机请求留在长安,吕后也答应了,还拜他为郎中令,辅 助新皇。陈平从而避免了一场大灾害,再次保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