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秦(? -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轩里 人。他出身农民,素有大志,曾就学于鬼谷子,出师 后在外游说数年皆不得志,回家后受到家人嘲笑,遂 以“头悬梁,锥刺股” 发愤读书终有所成。
后来,他又开始了其游说各国的生涯,终于说 服了燕昭王得到重用,从此他游走于山东六国之间, 用自己非凡的口才联合起了六国的诸侯一起抗击秦 国,六国的君主在他的斡旋下订立了盟誓,苏秦遂成 为了联盟的盟长,并同时受封为六国的总相国。他于 是将六国“合纵”的盟约送到秦国,迫使秦国部分交 还了侵占的土地,在这之后十五年间不可一世的秦 国不敢越过函谷关一步,苏秦的事业达到了顶峰。但 六国的联盟并不稳固,在秦的怂恿和瓦解下,合纵最 终还是崩溃了。苏秦于是来到了齐国,后在与齐国大臣争宠的斗争中被暗杀。
怀才不遇
苏秦年幼之时,曾与张仪在颍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拜鬼谷先生为师。学业成就之后, 曾先后去东周(当时周王朝已经沦落为“国”并分裂成东西二周)和秦国请求出仕施展抱 负,不想却均未被重用。苏秦回到故里,更加勤奋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刻苦攻读有关 兵法、医学、经济和法令等方面的书籍。对当时各国的具体形势作了充分的研究。当时,列 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 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 出于对自己新战略思想的自信,苏秦再次离开家乡,到各国游说。谁知他这一去,使中国 历史上多了“纵横家”一流,而且更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太史公司马迁曾经评价苏秦、张 仪二人:“此两人真倾危之士!”
小试牛刀
辞别故乡的苏秦首先来到相对来说最为弱小的燕国。晋见燕文侯时,他陈述了燕与别 的国家结盟的必要性:燕之所以能够安乐无事,不受到强秦的侵犯,是因为南面有赵国作屏 障。秦要攻燕,必须经过赵而跋涉千里,而赵要攻燕,不需百里即抵燕都。赵国之所以不 攻打燕国,全因为强秦在后面牵制,而燕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赵国结盟,共同抵抗 强秦,防患于未然。所谓“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于是,苏秦建 议燕侯先与赵国结好,然后再与其他各国联盟抗秦,这样,燕国就可保安全。他出色的口 才和一语中的的言论打动了燕文侯的心,于是燕文侯拿出车马金帛助他去赵国游说。
苏秦来到赵国之后,便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晋见赵侯。他向赵肃侯指出,秦国强大,早 就有入侵中原之念。凭各国的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强秦,如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 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则 秦虽强,亦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亦可相安无事。因此,苏秦请赵侯出面倡议六国合纵抗秦。 赵侯当即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盟约。苏 秦遂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国说以利害,并成功地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回到赵 国之后,苏秦被封为武安君。至此,苏秦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单凭自己那三寸 不烂之舌,竟促成了前所未有的六国同盟,他的身价也随之提升百倍。
“合纵”始末
不久之后,六国国君于赵国洹水(今河南境内)之上,歃血为盟,合纵抗秦。封苏秦 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并派人将六国盟约之事向秦国通报。自此之后,秦国竟有十五 年之久,不敢越函谷关“雷池”一步。
秦国得知六国合纵抗秦之后甚为吃惊。随即,秦惠文王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用软硬 兼施的方法引起六国之间相互猜疑,以拆散合纵。秦国首先派人去最近的魏国,归还了从 魏国夺来的几座城池,然后又派人去最远的燕国,将女儿嫁给了燕国太子。于是,魏、燕 两国同秦国和好起来。赵侯得知之后,责问苏秦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苏秦十分惶恐,立 刻出发,去平息这场同盟中的“内乱”。
苏秦首先又来到燕国。此时,燕文侯已死,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齐国趁燕国办丧 事之机攻燕,连克城池十余座。燕王便以齐国归还城池为条件,命苏秦以“从约长”的身 份出使齐国。如若齐国归还城池,燕国便同秦国断绝来往。
苏秦去齐,晋见齐威王,先行祝贺之礼,接着又行哀悼之礼。齐威王不解,问其原因。 苏秦道,人饿得再厉害也不会去吃有毒的乌头籽,吃得越多,死得也就越快。燕和秦是联 姻之国,齐国占领燕国的城池就等于是与强秦结下了仇怨,这就如同饥饿之人去吃乌头籽 一样! 齐国实在是大难即将临头。齐威王闻言大惊,忙向苏秦请教解危之法。于是苏秦就 建议齐威王归还夺来的城池,这样燕王喜欢,秦王也一定会高兴。齐威王以之为是,竟然 立刻照办。
回到燕国之后,苏秦又受到了燕王的封赏。这却引发了一些嫉妒他的人在燕王面前说 了他许多坏话。苏秦见自己再呆在燕国不安全,就假装得罪燕王,逃到了齐国。齐威王用 他为客卿。谁知后来齐国一些疑忌他的大臣竟然雇佣刺客向他行刺。临终之前,他向齐王 建议,在他死之后,以大罪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一定能抓到刺客。齐王依 计行事,果然不久刺客就伏法就诛。一代纵横家也就以这样惨壮的形式结束了他传奇的一 生。
苏秦死后擒刺客
初夏某晚,苏秦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从窗口闪进一个黑影,还没等苏秦叫出声来, 一个蒙面人就已跃到眼前,扬起利剑直刺苏秦胸膛。苏秦惨叫一声“救命啊——”就跌倒 在椅子上。顿时,苏秦的卫士从四面围了上来,刺客来不及补上一剑,慌忙返身跃出窗口。
苏秦遇刺,立即惊动了齐王。他闻报后,当即去看望苏秦。
要知道,苏秦是威震天下的著名人物。在战国时代,秦、齐、楚、燕、赵、韩、魏等 七国称雄,而以秦国最为强大。洛阳学者苏秦曾到秦以外的六国去游说,倡议他们联合抗 秦,于是六国共同封他为宰相。他在燕国住了较长一段时期,出了很多好的计谋,很受燕 王的重用。后来到了齐国,齐王又很信任他。齐国的许多大夫和苏秦争宠,最后竟派人去 刺杀他。
齐王见苏秦身负重伤,痛恨交加地说:“我一定要捉到刺客,为先生报仇!”苏秦喘着气 说:“大王,请您不要乱杀人,要抓到真正的刺客呀! ”“你看清刺客的特征吗?”“他是蒙面 的,看不清,只知道他身材很高大。”“光凭这一点怎么通缉刺客呢?”齐王很焦急。苏秦说: “臣有一计。”如此这般地说完,就与世长辞了。
再说齐王回到宫中,一些平时与苏秦争宠的大夫纷纷来到他面前,看他对苏秦之死抱 什么态度。
齐王却恨恨地说:“我方才明白,苏秦是燕国派来颠覆我国的奸细。现在要将他五马分 尸,方解心头之恨!”齐王当即命令把苏秦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一声令下,五 辆马车向五个方向奔跑,顿时,苏秦的尸体分为五个部分。
齐王刚要回宫,只见观看分尸的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自称是杀死奸细苏秦的刺客。 齐王见他身材高大,就说:“你把行刺的过程说说看。假如真是你杀的,寡人将重重赏你。”
那人叙说了一遍,跟齐王了解到的现场情况一致。齐王知道那人确是刺客,立即命令 拿下刺客,说:“寡人若不照苏秦先生临终献的计谋行事,你这亡命之徒怎会自投罗网啊!”
刺客方知上当,拔剑要刺齐王,周围的卫士们一跃而上,早把他剁成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