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故事

京西河南府城外5里处,有一个家中富裕殷实的人家,有兄弟两人,老大叫师干寿,老二叫师干徒。兄弟两人从小都受过良好教育,长大后立志干出一番事业。

 

老二师干徒后来进了杨州府当了织造匠,老干寿在家经营祖上留下的几家商铺,并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妻子刘月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金宝,刚满5岁。

 

这一天,时值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天一擦黑,就见那一轮亮堂的圆月,明晃晃的悬挂在了东边天际处,树影、人影和月影,交融在一起,西京城内人山人海,各个地方都在放花灯。

吃过晚饭,刘月碎梳妆打扮后,带上丫鬟梅香和管家张郁公,和婆婆打了一声招呼,就出了门,前往城里观看花灯。

 

主仆三人走到鳌山寺的时候,由于人多拥挤,不知不觉三人就走散了。

 

刘碎月正当开心观看花灯时,扭头一看不见了丫鬟和管家,不由一阵慌张。突然间,一阵大风把逍遥宝架上的花灯吹落下来,周围众人一见,哄地一下四散走开了。

 

刘月碎不认识路,站在中间怔住了。正当她不知所措时,只见十几个官兵簇拥着一个骑马的人,朝这边走来。

 

骑在马上的人是皇亲国戚赵王。趾高气昂的赵王,见刘月碎站在路中,一张漂亮的脸蛋,在灯光和月光交相辉映下,美如天仙,把那赵王看呆了,心中起了占有之心。

 

赵王骑在马上,用手中的马鞭指着一时手足无措的刘月碎,高声喝问:″你是谁家的娘子,怎么半夜一个人在这里?”

 

刘月碎见赵王不是善类,故意说:″我是东京人,跟夫君一起来西京城看花灯,因人多拥挤,跟夫君走散了。我在这里等他。″

 

赵王指指天上的月亮,说:″现在巳经夜深了,你独自一人在这里不安全,可以跟我一起到我府中去,明日一早,我派人送你回家。″

 

刘月碎想推辞,赵王手下那些人,在赵王的授意下,不容刘月碎分说,一涌而上,强行将她带进了赵王府。

 

进入赵王府后,刘月碎被带到了客房。片刻,赵王进来对她笑着说:″我是金枝玉叶,你如果愿意做我的妃子,那一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若不从,我会让你生不如死……”

 

在赵王的威逼利诱下,柔弱的刘月碎非常害怕,低头不语,想瞅机会撞墙自尽,都被赵王所阻拦,最后,无奈的月碎只得屈从了赵王。

 

正当刘月碎被困在赵王府的时候,管家张郁公和丫鬟梅香到处找寻不到她,只能赶回家跟刘月碎的公婆说明情况。

 

第二天,刘月碎的丈夫和公婆非常着急和担心,带上家人上城里打听寻找。听到刘月碎被赵王带进了王府中,但也不知晓具体情况。几次去询问,都给门役轰了出来。

 

就这样耽搁了将近一月有余,刘月碎虽然在王府享受着荣华富贵,但每天都在思念自己的公婆丈夫及儿子。

 

忽然,有一天,老鼠将刘月碎穿的一套衣服咬坏了,她心中郁闷有气,不由整天紧锁眉头,赵王看到后说:”小亲亲,为何如此烦恼呢?″

 

刘月碎只得推说老鼠把衣服咬坏了,自己心中生气。

 

赵王笑着说:″这有何难的,我去找一个织造匠到府中,再给你织一件同样的衣服便是了。″

 

翌日,赵王就发出告示,巧得是西京周围只有师家会织造这种锦缎。

 

此时,师干寿正四处打探妻子的消息,看到赵王府贴出的告示,便告辞双亲,来见赵王。

 

赵王见师干寿会织造这种锦缎,于是给他安排了4名工匠,让他在王府的东廊下织造锦缎。

 

王府的丫鬟把有人织造锦缎的事跟刘月碎说了。她想:西京周围只有师家会织造这种锦缎,二叔师干徒正在杨州做织造匠,难道来赵王府的人是我的丈夫?

 

于是,乘丫鬟不注意,刘月碎偷偷到东廊查看,一看果真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两人相见,情不自禁抱头痛哭,诉说着离别之苦。

 

此时,正在招待客人的赵王,听到东廊方向传来哭泣声,跑过来一看,见到刘月碎和师干寿抱在一起痛哭,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一怒之下,便命手下将师干寿押下去处斩。

 

刘月碎见丈夫瞬间死于非命,哭喊着往廊柱上撞,想一死随丈夫而去。赵王命人把她绑起来关进房里。余怒未消的他,决定斩草除根,让刘月碎彻底死心。

 

赵王让管家带上王府的家丁,去城外师家,把师家男女老幼全部杀死了,师家的财产全部搬到王府,然后放了一把火,把师家烧得干干净净。

 

幸运的是,师家管家张郁公带着小主人师金宝上街卖点心而逃过一劫。

 

张郁公回家后见此情景,知晓是赵王府的人所为,俱于王府的权势,为防赵王再派人来加害小主人,只能抱着5岁的金宝,连夜逃往扬州去找二少爷师干徒。

 

赵王灭了师家满门还不死心,了解到师家还有一个师干徒,如果他知道了灭门惨案,肯定会去告御状的。为此,他想了一个除掉师干徒的毒计。

 

赵王立即写了一封信,派家丁送到东京,交给当地的官员孙文义,让他想法除掉师干徒。

 

这个孙文义正想巴结赵王,接到信,立即派衙役到扬州去捉拿师干徒。

 

就在师家被屠的那天夜里,在扬州的师干徒梦见自己的家人身上都是血,一下被惊醒,于是找了算命先生卜卦,算命的说是大凶,你的家人肯定有了灾祸。

 

师干徒非常担心,便雇了一匹快马,直接从扬州往家里赶,在河南地界的马陵庄,和慌张出逃的张郁公主仆两人相遇了。

 

张郁公看到师干徒后大哭,将师家惨遭灭门的前后经过告诉了他。

 

师干徒听后,急火攻心,晕倒在地。醒来后,他立即让张郁公随自己一起去开封府告状。

 

师干徒和张郁公到达开封后,他让张郁公先在街边的茶店等候,自己先行去开封告状。

没有想到,师干徒去开封府的路上,恰好被孙文义的手下撞见,把他押到府中,以擅自冲撞官员座驾的罪名,不容师干徒分说,用绳子把他勒死了。

 

孙文义奉赵王之命杀死了师干徒,从他身上找出了状告赵王的状纸。

 

但他想到这里毕竟是京城,要是让开封府的包拯知道了,自己一定没有好果子吃,就命衙役将师干徒的尸体放在藤筐里,上面盖上菜叶,将尸体扔进河中。

 

事有凑巧,当衙役抬着师干徒的尸体前往河边时,此时,正好包公出府衙回家,走到西门时他的坐骑停下不肯走了。

 

包拯自思奇怪,对左右随从说:″我的马有三不走,皇上上街不走,皇后、太子上街不走,遇上屈死的鬼魂不走。″

于是包拯命张龙、赵虎去附近探查情况。片刻,俩人回来说,看到两个衙役抬着一筐黄菜叶,躲躲闪闪,形迹十分可疑。

 

包拯吩咐张龙他们,把那两名衙役带过来问话。两个衙役一见是包大人,立即跪下说:”我们是孙文义孙大人府中的衙役,刚才孙大人看到我们把黄菜叶倒在大街上,每人挨了十板,命我们把黄菜叶抬到河边倒掉。″

 

包拯仔细打量着藤筐,命张龙把筐里的菜叶全部拿掉。菜叶拿掉后,下面显现出了一具尸体。

 

两名衙役见事情败露,跪下边磕头边说:″包大人,这不关我们的事,是、是孙大人干的!”

 

包拯命人把那衙役押回开封府,把藤筐中的尸体一并带回府衙。

 

话说张郁公抱着小主人师金宝在茶坊等着师干徒,但一直不见他返回,便准备去寻找,路过开封府时,见府衙门前有一伸冤鼓,不及细想,上前抡鼓捶敲了起来。

 

守军把抱着孩子的张郁公,带上了公堂。

 

包拯巳端坐在案几后,问:″你为何击鼓?有何冤屈?″

 

张郁公从头至尾把师家灭门惨案诉说了一遍。包拯问:″你和这5岁的孩童又是怎么逃脱的?

 

张郁公说:″因小主人思念母亲,所以我带他上街买糕点化解思念,才万幸逃过此劫。″

 

″那师干徒去了哪里?他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到开封后,他就来这里告状,我和小主人见他一直不返回,才去寻找他的。″

 

听闻此话,包拯顿时明白了。于是就带上张郁公去辨认那具在街上拦下的尸体,果真,那具尸体就是师干徒。

 

张郁公看到尸体放声大哭。

 

包拯很是同情师家的遭遇,他细细翻看了一下师干徒的眼皮,用生平所学专长,经过一番揉推搓揑,对死后身体还发软的师干徒进行了抢救……

 

师干徒醒了,活了过来,哭着把孙文义故意问罪和勒死自己的事情,向包拯陈诉了。

 

包拯吩咐师家主仆三人先在府衙安歇。

 

此案牵涉到皇亲国戚,如何才能让赵王归案呢?包拯思虑再三,终于想出一条妙计:装病。

 

宋仁宗知道了包拯生重病,立即派御医给他诊治。包拯夫人对御医说:″我家老包病得很重很重,昏昏沉沉,怕看见生人,你就不要见了。″

 

御医说:″夫人,无妨,你可以把金针插在包大人的臂膀上,我在外面通过針钱看他的脉搏,就可以诊断。″

 

于是,包夫人将金针插在屏风上,御医通过针线诊断,看到脉搏未动,赶快离开包府去奏禀宋仁宗。

 

御医走后,包拯对夫人说:″我现在假装病死,等皇上问我临死时有什么遗愿,你就说西京赵王为官清已,希望可以推荐他来担任开封府府尹一职。

 

第二天,包夫人把包拯的印绶送还朝廷,对宋仁宗哭诉了丈夫的遗愿。皇帝听后说:″既然爱卿临终时推荐赵王担任开封府府尹,那就传旨去西京,让赵王来赴任。″

 

西京的赵王接到圣旨后,非常开心,立即打点行李,走马上任。

 

赵王到7开封府衙,看到公堂上依然挂着长幡,左右侍卫告诉他,包拯的棺材还没有出殡。

 

赵王高趾高气昂地说:″本王挑选良辰吉日来上任,怎么不早点出殡?″

 

张龙、赵虎把公堂上的情况偷偷报告了包拯。包拯吩咐二人准备刑具伺候。

 

包拯还让夫人出去对赵王说,还要一个月才出殡。

 

赵王听闻后,大骂包夫人不识礼数。突然,包拯从后堂走出,大喝一声:″赵王,你还认得我包黑子吗?″

 

赵王顿时怔住了,包拯命人将开封府的大门关上,把赵王关在西牢,把随同来的孙文义关在东牢。

 

第二天升堂,把赵王和孙文义押上公堂。两人跪在堂上,两边站着24名衙役。

 

包拯拿出师干徒的状纸,接着又将人证物证都展现在堂。在铁证面前,赵王无法狡辩,不得不招供自己为霸占刘月碎,而杀死师家满门的事实。孙文义也供认了自己为讨好赵王,无故勒死师干徒的罪行。

 

在两人画押按印后,包拯速决速断,判两人龙头铡和虎头铡伺候,两名恶人当场毙命。

 

包拯还判赵王的家属都贬为平民,家中的钱财一半归国库,一半赏给师家老管家张郁公,奖励他为主伸冤的忠心。刘月碎仍回师家,抚养儿子。

 

师干徒等人,跪拜包拯为师家伸冤雪仇,而刘月碎则在一旁暗暗落泪。

第二天,包拯上朝禀奏铡杀赵王的经过。宋仁宗并没有生气责怪他,反而安慰说:″朕听说爱卿去世,心里非常难过,现在知道爱卿是为了审理冤案而诈死,赵王和孙文义所犯之罪死不足惜,我又有什么好责怪你的呢?″

 

包拯不畏皇亲国戚,铡杀赵王的故事,一时四下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