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15日起,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在内的多个存款品种利率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调。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同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储户而言,降低存款利率会导致其获得的存款利息减少,但同时也会减轻企业和居民的偿债负担,对提振国内需求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根据各家银行网站发布的消息, 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调15个基点。邮储银行半年期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46%和1.68%,较其他几家国有银行略高,其他品种存款利率则与其他国有大行保持一致。
除了国有大行外,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进行了下调。招商银行信息显示,该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均较之前下降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60%,下降了15个基点。与国有大行保持一致。市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银行加入存款利率下调的队伍中。
这是继4月份后的年内第二次存款利率的下调。8月22日,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5个基点,5年期及以上LPR下调15个基点。当时市场认为,随着LPR的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也有可能随之下调。因此,9月15日的存款利率下调符合业界预期。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朝阳区八里庄支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说,该支行自15日当天起,用户存款已按新的利率执行。他表示,上述利率是“挂牌利率”,是存款业务的基准利率,各家银行在实际执行中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浮。他举例说,1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为1.65%,工商银行实际执行时则按起存金额以及客户群体的不同上调到1.9%。
不过,该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各家银行实际执行利率也随着此次“挂牌利率”的下调而相应下调,但9月15日前已存入并计息的存款不受此次利率下调影响。
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个人存款的利息也随之缩水。记者算了一笔账,以10万元人民币3年定期存款为例,在下调15个基点后,3年后的利息收入比利息下调前将减少450元。
那么银行为什么要将存款利率调低呢?我们还应该继续存款吗?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您往下看。
一、银行为什么要调低利率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企业发展,改善了营商环境,发布了许多惠民政策。然而疫情肆虐,给全球的经济都带来不小的打击。许多企业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经济也得到了回暖。
为了让企业迅速恢复活力,国家加大了纾困资金支持力度。其中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就涉及到各个银行的业务。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银行对于企业贷款的利息就会降低。
这样一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贷款,庞大的贷款资金支出就会使银行快速做出调整,以确保银行内部正常运转。降息就是节约开支为企业贷款让路的一种手段。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刺激经济。疫情过后,需要国家进行调控来刺激经济复苏。这就需要资金流向市场,让市场运转起来。而存款增加大量会使大量资金流入银行,消费者手里没钱,大大减少了消费和交易。市场就好似一潭死水无法得到运转。
因此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调降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人们存钱的欲望。人们手里有钱了,就会有更多的消费和投资,盘活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停滞的局面,以促进中国经济周期的良性发展。
二、对普通人的影响
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存钱多数都是劳动报酬所得,金额并不高。所以影响也没有这么大。举个例子来说原来三年利率为3.5%,现在降到了3%,那么用五万元的年终奖存起来,原来三年得到的利息是5250元,现在得到的是4500元。
很多朋友想存款利率既然下降,那么就可以转投理财产品。其实理财产品的收益也大不如从前。同样低风险的银行理财类产品利率也下降了。而像股票、虚拟货币这样的高风险投资行情也大不如从前。
而且像股票这类高风险投资,其影响因素很多。像现在疫情还未完全平息,国际形势又不稳定,普通人还是很难抓住瞬息万变的行情获得机遇。
三、未来的形势
未来低利率还会持续。国家已明确提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为给实体经济让利,存款低利率是大势所趋。根据相关人员推测,未来的利率将在2%-3%之间徘徊。
所以有储蓄习惯的朋友们要做好准备,调整好心态。不过存款毕竟是风险率最低的理财方式。每月固定存款也成为很多年轻人攒钱的一种手段。比如现在很火的“12存单法”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