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布置数一万粒米 全家出动帮数(如何快速数出1万粒米?)

10月11日,江西宜春一位家长发布一则视频,家长表示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数一万粒米,全家出动和孩子一起数米。

不过既然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会不会检查,态度都是必须要端正的,所以全家都出动陪着学生一起数米。

当家长把事情发到网上的时候,很多网友都表示家长是在错误示范,老师布置作业的意思明明是让学生发散思维,学生不懂得变通也就算了,就连家长也是采用笨方法,一粒一粒数,那么这个作业也就失去了布置的意义。

如何快速数出1万粒米?

既然是数学老师给的挑战性作业,那就一定要运用相对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盲干,而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要共同参与,找到思路之后,完成任务也就很快了。

在这项挑战性任务中,需要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注意力、耐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三种方法:

1、重量计算法。

选用质量较好的大米,确保碎米很少,米粒大小差不多,然后通过精密天平称量100粒米的重量,并计算出100倍的重量,最终称量出的大米就是理论上的1万粒。

这种方法对米的质量要求极高,如果家里的米大小不均匀,可以尝试先对米进行过筛,震荡取样,而这些工作都非常考验孩子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2、体积计算法。

和重量计算法一样,尽量选择颗粒均一度较好的优质大米,先数出1000粒,然后装入量杯,并观察量杯的刻度或者自己标注米粒的高度,在确认无误后,按照标注的刻度线再取9杯米就够1万粒了。

3、分组协作法。

如果想提高数米的精确度,那就直接一粒一粒地数,这也是大多数学生采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家里有5口人,那就将任务进行分解,每人数出2000粒大米。

而在数2000粒米的时候,建议在彩色A4纸上画出10个格子,每一格里面放10粒米,再增加到每格100粒、200粒,最终2000粒就够数了。

有的网友便在评论区说出来数米的办法:

可以先数出来100粒米,或者是整百粒的大米,之后可以称出来重量,再乘以倍数就可以数出来一万粒的大米。

老师的确也是这个意思,有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老师故意布置的作业,而是家长不懂得变动,家庭辅导教育对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如果说家长做不好家庭教育的话,那么学生的成绩是很难可以提升的。

听到网友的吐槽后,家长是羞愧难当,原来老师是想要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获得计算的能力。

结果,视频引发了全网热烈讨论。

有的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毫无意义啊,难道老师缺大米了吗?

有的说,奇葩老师,这项作业,惩罚学生,连带惩罚家长啊!

大米作业,让大家困惑了,“老师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有个网友,很聪明,一语道破了“天机”。

他说,老师的目的,是让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快速完成作业。

“不是一粒一粒数!”网友说:“简单方法:数一百粒,称重,X100。”

他说,“家长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

你看,我们是不是曲解了老师呢?有些事,真的不能被表面所迷惑。

家长再遇到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需要冷静思考,不要蒙头干

之所以这两年总是会有家长吐槽老师布置的作业“奇葩”,都是因为家长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就知道按照作业的表面意思来。

如果说实在不明白作业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可以选择询问老师,总比自己不明白装懂更好一些,不然的话也是耽误到学生的学习。

而且家长也需要对老师的态度,师是需要照顾到一个班级里面所有的学生,是几十个孩子,每天需要备考,还要安排好其他到工作。

其实老师也是很辛苦的,只有当家长理解学生,和老师互相配合好才是对学生认真的负责,老师和学生配合好,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家长需要认真配合完成学生的作业,这有利于学生提升能力

很多家长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敷衍了事,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实和家长共同协作完成作业是更加有利于他们的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可以感受到一起完成任务的喜悦,而且还可以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也是很有好处的。

而且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还可以愿意去想问题,家长可以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所以家长是需要重视学生的作业问题,一定要去积极的配合,不要敷衍了事。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考验的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在考验家长的,通过家长的教学方法其实也是可以看出来学生有没有美好的未来。

学校教育和家庭剧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家长不能只知道依靠学校和老师,也是需要重视起来家庭教育这部分的,自己和学校配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