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灰不成堆(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

锦灰不成堆》《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以及王世襄逝世十年后的《锦灰堆选本》

1945年王世襄与袁荃猷女士喜结良缘,别人是新婚燕尔,他们是劳燕分飞。进入故宫一年多时间里,他奔波于北京、天津、日本等地,与国内外的文物商贩们斗智斗勇,竟追回了2000多件珍贵文物及107箱已流失到东京的古籍。

王世襄晚年的回忆文章中记载:

整整一年中,我们都一心放在侦查追缴文物上。当我将德侨杨宁史非法购买的青铜器目录抓到手中,并把编写图录的德国学者罗越带到天津与杨对质,使杨无法抵赖时,荃猷和我一样地喜悦兴奋。又当杨谎称铜器存在已被九十四军占领的天津住宅中,尔等可以去寻找查看,而九十四军竟不予理睬,多次拒绝进入,致使工作受阻,陷于停顿时,荃猷又和我一样忧心忡忡,束手无策。

——王世襄 ,《锦灰不成堆》之“集美德于一身”

追回2000多件文物,往大了说它已经是一个故宫人足以骄傲一辈子的成就,但王世襄这些老前辈们明白,这只是故宫万千流失文物中的百分之一二。文物流失得越久,转手得越多,追讨起来就更难。

● 2019国博大展上的回流文物《永乐大典》

这些书房里的传统文人化身文物侦探,照着各种名录按图索骥,走街串巷地调查各种珍贵文物的流向,甚至追到他国各大博物馆拿着各种公约据理力争,只为与时间赛跑,追回更多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彼时王世襄的爱妻袁荃猷得了肺结核,到协和医院检查,结果是至少要卧床一年。但他却被故宫派去美国追讨流失文物,当时肺结核是极危险的病,大家都劝他不可远行,怕这一走就是天人两隔。

他们夫妇一商议,最终还是决定让王世襄去。袁荃猷鼓励他以国家民族事务为重,却在王世襄踏上征途第二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父亲买一筐杨梅,大吃。可惜畅安(王世襄的字)已走,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