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鄱阳湖的水位高低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鄱阳湖的枯水季,大片裸露的湖床往往会被绿色的草原所覆盖。
水位下降最大的问题是会有大量的鱼被搁浅在湖床上,搁浅的鱼除了鲤鱼、鲫鱼、鲢鱼、鳙鱼这些普通的鱼类之外,鄱阳湖江豚、鲟鳇鱼等比较珍贵的鱼类也时常有搁浅事件的发生。搁浅的鱼中既有不到10厘米的小鱼,也有十多斤一条的大鱼。他们组织几十人,用拖车,货车甚至自己的小轿车,收集这些垂死的鱼儿,把它们转移到有水的地方。
村民拎桶提袋进鄱阳湖捡鱼
近日,据媒体报道,鄱阳湖因出现严重干旱,导致生活在湖中的鱼群被搁浅在干涸的湖面上,从而引来附近居住的村民前来捡鱼。从现场拍下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人拎桶提袋走到鄱阳湖干涸区域捡鱼;有人趴在泥潭中捡鱼,还有人甚至还把车开进湖里,从干涸的湖缝中捞起奄奄一息的小鱼。
正常情况下搁浅的鱼都是在浅滩,不需要用网就可以捕到,但这些鱼却只能看不能捕捞。因为根据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长江保护法》第53条规定:国家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严格的捕捞管理。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鄱阳湖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就属于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之一,即使是搁浅的鱼原则上也不允许捕捞。虽然当地的护鱼员努力得想将搁浅的鱼转移到长江之中,但是工作量巨大,完成难度高,多数搁浅的鱼最终只能死在岸边。
可能很多人觉得搁浅的鱼让其“听天由命”有点残忍,其实搁浅的鱼越多对自然环境来说就越好。首先,搁浅的鱼是鄱阳湖当地水鸟的重要食物,据统计,每年在鄱阳湖湿地过冬的水鸟最多能达到50万只,在当地有记录的鸟类达到了352种,占到我国所有水鸟种类的49%,其中不乏白头鹤、白鹤、小天鹅等珍稀水鸟。搁浅的鱼数量越多,水鸟食物也就越丰富,也就更有利于鸟类的繁衍生息。
其次,搁浅的鱼数量越多,说明这两年来长江禁渔的效果越显著。早些年,鄱阳湖作为天然的淡水鱼仓库,每年淡水鱼的捕捞量能达到2.2-2.9万吨,最高时能达到3万吨,光四大家鱼的产量就有1100-19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