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400公里,是地球到太空中近地轨道的距离,10年间,11位航天员进入太空;38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0年间,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4亿公里,是地球到火星的距离,“祝融号”火星车已行驶了近2000米……这组数字,记录着中国航天的跨越之旅。
2.8公里,这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总装测试厂房到发射塔架的距离。这条路迎来了它的第20位“乘客”——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
长征五号B,这是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可以发射25吨重的航天器。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都是由它托举、送入太空的。
我们将时间倒回6年前。2016年,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火箭在这里成功首飞。2017年,长七、长五这两型火箭再一次走过了这条转运路。
由于长五遥二火箭发射失利,文昌航天发射场沉寂了两年,随着2019年底长五遥三火箭成功复飞,文昌开始忙碌了起来。
2020年,长征五号B和长征八号成功首飞、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这一年,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了5次发射任务,将中国的航天器最远送到了4亿公里外的火星。
2021年,长征七号A复飞成功,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陆续升空,中国空间站开始建造。这一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又一次完成了5次重大任务的发射。
2022年,长征八号成功发射一箭22星,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问天实验舱从这里奔赴中国空间站。接下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也将从这里起飞,这一年,文昌航天发射场将累计完成6次重大任务的发射。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他们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创造了一次次“感觉良好”,以毕生心血托举起中国航天梦。